国际资讯 返回首页

央行周小川:结构性问题和价格问题是一个问题

2016-02-21 15:30:56

周五(2月19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的2016年年会,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做主题演讲中以经济研究者的角度发表了讲话。

周小川表示,最初是从数学模型进入经济学研究的,从接触的各类数学模型来说,结构问题,特别是实物供给和需求产生的结构性问题反映的就是价格问题,因此结构性问题和价格问题最终都是一个问题,当然这必须有一个有效市场假设。

结构改革和结构调整或者说是价格改革和价格调整有一个例外,市场有失效的不能正常工作的环节,也有由行政主导的结构性问题和结构性调整。我国是从传统的中央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从思维的角度更多的倾向于看到市场无效或者失效的环节。因此,在市场失效的环节上,政府应该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之所以说有一小部分情况下市场是无效的,是因为过去传统的经济主要是存在外部效应,让市场决定价格可能会存在误导。外部效应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这是一个重要的效应研究领域。有些人把宏观因素考虑到外部效应里,这是分类问题。如制造环境污染,损害环境等就是最典型的外部效应。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其外部效应包含在使用能源或制造污染排放的成分里面,即要排放二氧化碳需先将消化二氧化碳和吸收二氧化碳的资金拿出来做减排的工作。

一些国家在产品出厂销售前会先将其产品未来形成的垃圾处理费用算在里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汽车的铅蓄电池,即使市场有无效的情况,特别是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办法能够使价格机制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也说明其他的结构性政策并不一定会比价格政策更好。如消化价格扭曲,即将当前存在的价格扭曲消化、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的问题最先看的就是产品的结构问题,产品市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同样决定供求关系。结构的调整需要价格信号提供激励,没有激励的结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产品价格,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产品价格有时市场是无法调节的。但实际上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与政府主导的定价很难说明谁更好。比如成品油的定价,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是在国际市场价格上延迟20天左右,过滤掉价格高频波动的成分再跟随国际市场价格,近期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而要素价格的问题更加复杂,传统意义上的要素价格指人力资源、资本、土地。原则上价格实物供求关系也是成立的,但需要有额外考虑利率、汇率等,这也是供求关系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汇率更多的是一个贸易加权的供求关系。但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资本投资和资本流动越加重要,外汇价格也越加像要素价格。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的财政政策空间较小,过去债务比例高,因此会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匹配并且相互配合的,但实际上更加侧重于对供给侧的政策考虑。

结构性政策在当前全球化经济情况下与对外经济关系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对外经济最重要的是比较优势转移,随着价格机制的变动,特别是要素价格的变动,比较优势会发生转移,进而引起价格体系的变化,特别是相对的变化。一些比较优势转移,比如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必然会转移出去。而另外一部分的转移则取决于结构性政策和当前的战略。

比较优势究竟与产能过剩或产能转移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即便没有资源禀赋也会通过分工,使得一个国家可能生产一个产品有更高的产能和产出,而另一个国家则生产另一种产品会有更高的产能和产出,表明生产技能和设备的各种汇聚,通常邻近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差不多。而从本国市场容量的角度来说,这其实都是产能过剩。

从供求关系来说,若是能足够开辟国际市场,且贸易政策不存在过度扭曲,衡量产能过剩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对于中国来说,中间可能有外部效应的因素。如果将生产和污染都留给自己,可能是外部效应。在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环境的产能过剩也会导致处理产能过剩和国际贸易及政策,即结构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相互连接。

产能转移时考虑的可能是如运输成本相当高的成本,运输成本和定价相比较高的产品不太适合通过贸易交换获得,如果有产能,可以把产能输送出去。但若是比较优势转移和产能转移,则更多的和就业、创造就业及保持就业相联系。

沉淀15载 未来更精彩

炒黄金 0元开户 送$30000赠金

免费开户注册
立领$30000赠金
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