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讯 返回首页

冻产达成与否都不重要 中国或成影响油市的最大因素

2016-09-28 18:09:16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产油国于9月26日 ~ 28日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国际能源论坛(IEF)的间隙召开非正式会议,商讨冻结产量以提振当前供需极度不平衡的原油市场。今日为峰会的最后一日,此次会议上是否能够达成冻产协议也即将揭晓。不过,原油专家认为,无论最终是否能够达成冻产协议,一旦原油价格有所反弹,中国可能会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这或将给原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自原油价格大幅走低以来,中国一直在大幅增加原油进口。今年前8个月同比增幅达到了13.5%,至2.5045亿吨(约合749万桶/日)。其中8月进口量按吨计算达到了4月以来的次高水平,日均进口量则是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2016年1 ~ 8月中国原油日均增加量为1152万桶,而炼油日均加工量为1065万桶。其中产生的87万桶/日的原油增幅料将被用于商业或战略储备。而2015年1 ~ 8月中国原油日均增加量为1090万桶,而炼油日均加工量为1040万桶。其中50万桶/日的原油增幅料将被用于商业或战略储备。

分析认为,中国原油进口的激增并非是因为国内燃油消费的实质性增加,而是受到原油价格走低的影响。如果原油进口的增长得不到基本面的根本性支持,那么一旦原油价格上涨,中国就会停止进口,开始出口。

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6年1 ~ 9月中国原油进口量较去年同期超出了59.5万桶/日。因今年前8个月的原油日均净增幅同比上升了37万桶,表明只有22.5万桶/日的原油进口增量没有被用于储备。

分析师认为,中国原油进口的大幅攀升是今年支撑原油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目前的形势表明,即使原油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中国原油进口也可能会暂时稳定,因经济增长带来的内需增强仍将抵消掉油价反弹的利空。但是,油价反弹必然会影响到中国扩大战略石油储备(SPR)的步伐。

据报道,中国在2014年11月宣布第一阶段的战略石油储备储存了9100万桶。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战略石油储备填充,总量接近2.45亿桶,这个过程或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而第三阶段的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到202年完成,目标是达到相当于该国80天净进口量的储备能力。

分析认为,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市场的一大挑战,其未知的具体规模成为一个难以量化的风险。如果OPEC冻产并试图拉升原油价格,中国可能会进行打压,因其可能会选择不买高价格的原油而使用战略石油储备或开始出口。

此外,国际能源署(IEA)本月也曾表示,中国的原油需求增长也在减速。这对于OPEC和非OPEC产油国而言都是市场的一个重大变化。因中国目前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尤其在净进口量层面,战略储备流露出任何形式的放缓迹象必然会对原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标签:

原油,IEA,石油战略储备

沉淀15载 未来更精彩

炒黄金 0元开户 送$30000赠金

免费开户注册
立领$30000赠金
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