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 返回首页

三大央行齐宽松 市场回应不尽相同

2012-07-08 14:25:35

  环球外汇7月6日讯--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日渐放缓,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周四(7月5日)纷纷采取措施旨在扩大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和消费规模。但市场对此的回应可能会不尽相同。

  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ECB)在45分钟内分别宣布降息,英国央行(BOE)亦宣布推出第三量化宽松(QE3)措施,将资产购买规模扩大500亿英镑,累计总额达3750亿英镑。美联储(FED)在两周之前称该行将将延长债券购买计划至今年年末。

  央行实行的这些措施最基本的目标都是: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借贷和消费,并扩大投资规模。但这些国家都面临各自困境:欧洲已经陷入经济衰退以及政治不确定性的泥潭中,美国经济复苏稍显温和,中国经济增速急剧放缓。所以虽然都采取宽松措施,而且目标方向一致,但所带来的结果将不尽相同。

  仅靠温和的降息以及购买少量债券似乎无济于事,市场掀起一番热烈争论:央行已经做得做够多还是需要实行进一步措施刺激需求?

  布鲁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Donald Kohn指出,“我认为央行实行的措施将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可以肯定的是货币政策不可能治愈世界的经济弊病,但是我认为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国际清算银行(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在上月公布的报告中指出,央行不可能解决折磨欧元区以及阻碍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

  事实上,货币政策能够赢得时间,但也可能浪费时间,并延缓经济自我修复的进程。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此前一再强调需要将经济政策的制定责任转向政府,促使他们采取长期措施解决长期的经济困境,比如说设定公共债务以及社会项目的开支的限额来促进经济的短期增长。

  德拉基(Draghi)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注意到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增速放缓。”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经济学家George Buckley指出,英国央行公布的最新资产购买计划可能促使英国经济增速加快5%。

  Buckley指出:“扩大资产购买规模总体来说是有帮助的,但500亿欧元的宽松规模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只能抵挡一些来自欧元区的负面阻碍。”

  中国央行相较西方国家央行来说,有更多的宽松空间,因为该国的利率水平仍相对较高,而且中国央行可以直接设定贷款利率而不是间接施加影响。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这次的突然降息,市场并没有过多解释,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下周公布的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将会大幅走低。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Dominion Securities)经济学家Nick Chamie指出,“我认为,中国央行这次突然降息反应出该国的政策制定者愈发担忧中国经济增速并未触底。”

沉淀15载 未来更精彩

炒黄金 0元开户 送$30000赠金

免费开户注册
立领$30000赠金
1

客服